交河故城千年废墟下的难解谜团

这是一座没有城墙、没有树木的城池,曾经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是一座与古楼兰齐名的西域古城,它就是——交河。如今的它是一座古城的遗迹,一片城市的废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是中国唯一一处最为完整的汉代城市的遗址;更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你或许永远也不会想到,就是这样的一片废墟在地下沉睡了两千年之久才被发现。

而这座故城传奇之处,是整座城市并不是向上盖房,而是在一个黄土高台地上向下挖掘,挖出街道、房屋建筑,挖出整个故城市。几千年前,生活在当地的人,为什么青睐这样的建筑方式呢?这块废墟下面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历史和秘密呢?

从战国时的车师国都到汉朝的“五争车师”

交河故城的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在交河沟墓地就发现有大量人类活动的遗存,早在2500年前,也就是战国时代,这里的“车(姑)师人”便建立了“车师古国”,交河故城为其国都。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天山南麓的一处台地上,有两条河流从台地下分东西流过相交,故称之为“交河”,交河故城南北长1750米,东西宽300米,呈船形,台地与河谷高差约30米,从河谷看交河故城,好像是建在悬崖顶上一样,易守难攻,古代一直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

车师国所处的吐鲁番盆地为匈奴出入西域的重要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之前,车师便长期为匈奴所控。

西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汉与匈奴在西域势力的此消彼长,两个强大的王国对车师展开了一场持续近30年的争夺战,史称“五争车师”。

故城里的两个奇异现象

处于夹缝中的车师国犹如一叶扁舟,随着大国的强弱盛衰而摇摆,完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交河故城终于繁华不再,成了一座让后人捉摸不透的空城。考古学家很长时间都无法理解交河的一个奇异现象:遗址的上部,是距今2500年前的洞穴式住房,越往下离现代越近,最底层是公元14世纪交河废弃时的遗迹。这就是说交河不是向上“生长”,而是往地下“钻”。

这和人类文化遗存规律正好倒了个个儿。为什么?

考察完后,学者们恍然大悟:最先来到交河的居民,在崖体上开出第一块平整的空地,这便是院落。然后在院墙上掏出半地穴式的洞,这就是家。一个民族退出,另一个民族又潮涌而来,在原来的居址上向下掏挖,建成更大、更完备、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屋舍。交河故城就这样向大地深处延展着。

此外,交河故城几乎全是从天然生土中挖掘而成的一座城市。凿洞成室,夯土为墙,屋宇多为两层,临街不见门窗,穿巷方见大门。从考古得知,这些建筑多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500年,历经1500年,这些建筑仍基本可辨认出格局来,不可说不是人间奇迹。

在交河城外,还发现有车师大型贵族墓葬。

公元前62年汉遣2500吏卒屯田交河,并置戊己校尉专管屯田积谷,汉朝才终于控制了交河。在漫长的1600年岁月里,交河几乎每两三年就要有一战,每十来年就要有一场大战。

公元450年,匈奴人沮渠安周乘车师王车伊洛协助北魏出兵焉耆之时,围攻交河。历时8年,车伊洛之子车歇苦苦死守,终因城中粮草耗光不得不投奔焉耆。车师国就这样亡了。他们在交河沟北台地留下了规模恢宏的20座贵族墓。1994年考古学家发掘了其中两座。

这两座墓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是新疆考古从未遇到的。墓葬的地表封堆就达40米,封堆之下是1米高、直径近10米的围墙,墙的主墓室下挖10米。围墙之外是密布的殉葬坑,有殉马、驼,还有奴隶。

但令考古学家不解的是,如此庞大豪华的墓穴中,却往往没有墓主尸骨或完整的尸骨。根据现场情况,不像遭人盗掘。有人猜测,车师人在国破家亡时,曾来此打开他们祖先的陵墓,带着他们的尸骨,远走他乡。

(据《西域简史》《中国国家地理》综合摘编)

Hash:66d501d82f4f4fab71a3686861070cd3892d9611

声明:此文由 读友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