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克奎:打造榆林卫城 将汽车站改为游客服务中心

榆林市政协常委、市科技局副调研员鱼克奎在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现场

榆林是1986年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建于明成化七年威震九边的军事卫关,在万里长城脚下,毛乌素沙漠南缘,固若金汤、屏卫着三秦大地长安。近年来国家调整了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模式。榆林市也紧紧抓住机遇,认真贯彻中、省精神,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做好榆林旅游这篇大文章。

榆林市政协常委、市科技局副调研员鱼克奎在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榆林卫城是全市旅游业中的重点,榆林卫城是陕西省保留下来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卫城外部南塔北台、其内六楼骑街、街巷纵横、四合院星罗棋布。卫城城墙仅次于西安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现保存基本完整,在国内亦有很高的知名度。榆林旅游,卫城是首当其中的。同时,鱼克奎就发展旅游打造好榆林卫城(古城)提出了建议。

发展旅游打造好榆林卫城

他建议:尽快修复榆林卫城南城墙西段。榆林卫城是榆林旅游对外的形象和名片,特别通过近两年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榆林卫城也在全国声名鹊起,但由于南城墙西段的短缺,镇远门东西两侧极不对称,卫城整体形象而大打折扣,南门处显得非常单调、孤单、不完美,修复榆林卫城南城墙西段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应是打造卫城的首任。

对卫城内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文物遗存进行重点保护和挖掘榆林卫城历史文化资源。恢复东门(振武门)、北门(广榆门)、大西门(宣威门)的箭楼和瓮城以及卫城城墙上还没有恢复起的角楼,对卫城内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有历史价值意义的古建筑物、巷道、坊区、知名店铺等等进行保护建设,充分挖掘榆林卫城的历史文化资源 ,从精神上丰富、厚植榆林卫城的文化元素。如恢复近年来被有关部门破坏拆除的古玉砚桥和“两守古城 千秋忠勇”御碑亭,保护普惠泉、梅花楼区域内众多的古建筑和文物,对闻名三秦和西北诸省的榆林中学旧院及其历史建筑、“北学其学”的榆阳学堂、民国时代著名的榆林职中旧址中各类建筑如文昌宫、礼堂、一层层斋院窑洞等进行保护。

将镇署衙门与已建成的桃林山庄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建成榆林抗战纪念基地,全面保护恢复榆林卫城明清建筑风貌和风格,在现有闲置土地上修建一批现代功能齐备的旅游四合院,夯实卫城旅游的基础。

挖掘和宣传榆林卫传统的“忠勇”文化,如康熙赐御碑的由来,李自成、同治回乱、解放军久攻榆林城不下的历史故事,以及延绥雄兵天下劲旅,忠勇善战、累救国家朝廷于危亡之时在明史中多有盛誉等等。将榆林特别榆林卫城中的历史名人如余子俊、尤世威、鱼腾蛟、李昌龄、刘厚基、井岳秀、高双城、张季鸾、胡星元等等进行整理宣传等,最终实现榆林卫城的“软、硬件”在旅游发展中得以建设保护挖掘,在建设保护挖掘中推动榆林卫城旅游。

严肃规划、坚决杜绝在榆林卫城内再兴建现代建筑物。榆林卫城既然是我们确立的重点文物文化保护单位,那么就要严格按照古城规划来搞建设,应坚决杜绝现代建筑在卫城内修建。如今年在大街上看到三完小院内刚树立起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建筑,与整个古城保护极不协调,让人非常失望! 

建议将市恒泰运司榆林汽车站改造为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

鱼克奎指出,旅游要成气侯、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的发展,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的应是必备的基础条件,建立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最基本、最基础性的工作,是旅游基础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要大力发展榆林卫城旅游,还应建设打造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目前最好的地方莫过于位处榆林卫城南门口的榆林汽车站,其地理位置特别,应是榆林卫城旅游(游客)服务中心的最佳地点!

建议由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将榆林市区的榆林卫城内榆林汽车站改造为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再加之榆林恒泰运输集团又是国家道路客运输一级企业,有几十年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成果和经验,车辆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能满足当前各类旅游发展的需要,其所属现将榆林汽车站和各县分站打造为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实行“旅游+客运”的运营模式,能为游客提供质优、价廉、安全的服务,这对引导和规范榆林旅游市场,有效抑制黑车、黑导、黑社等不良现象,更好的保障旅游质量,维护游客权益,都着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榆林汽车站在黄金地段占地面积达44亩,又与卫城内的夫子庙、二街商区毗邻与卫城的核心景区-大街是咫尺之距,又与现代榆林城市名片榆溪河生态长廊很近,条件非常优越。政府还可将恒泰集团的汽车修理厂(在榆林汽车站北边)22亩土地收回,建设成具有榆林卫城特色的“小北京”四合院,这既是对榆林卫城历史文化的复原,恢复、传承、丰富卫城文化,又能将其充实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配套服务项目,使榆林卫城旅游的内容、接待服务风格创新出另类样式。让游客因慕名榆林卫城而来,在卫城玩得开心,在“四合院”住的舒心,甚至还想再来。

总之,建成后的榆林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功能齐备,有利于提高榆林卫城旅游品位和保护好榆林旅游形象,能为榆林旅游提供坚实、强大的基础支撑,更好的助力榆林旅游大发展。

鱼克奎表示,打造榆林卫城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文物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物和历史遗存是文化的载体和见证,榆林卫城及榆林城墙是今天国家、省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榆林深厚的历史文化显现,是五百多年前边塞风情的画卷在今天的集中展现。它彰显了榆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修复好卫城不但是今天发展旅游的需要更是盛世的呼唤,是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Hash:9dda5185692fccb07a9b5f5739588dd840ea0626

声明:此文由 陕农关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