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印记|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一座研究、展示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的专题型陈列馆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年代:始建于民国

坐标:渝中莲花池正街38号

重庆,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办公地。1944年至1945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租用渝中区莲花池行馆集中办公。1992年中韩建交,经两国政府协商,莲花池38号作为中韩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日的历史见证。在不少韩国人看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也是“韩国独立运动旧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占地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是一处由5幢小楼房组成的建筑群,青瓦灰砖,两排建筑顺着中间的石梯往上延伸。大门的门楣上用韩文、繁体中文和英文分别写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字样。

跨进大门,左边是1号楼,原为庶务局、警卫队、文化部、军务部、宣传部办公室,如今被辟为展览厅。右边为2号楼,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临时议政院会议室兼临时政府食堂。二楼是外务部,外务部部长、次长办公室。3号楼3楼则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的办公室和国务委员会议室。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复原纪念碑

如今,这里是一座研究、展示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的专题型陈列馆。1992年8月,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8月11日正式修复成纪念馆并对外开放;2000年对旧址再次进行了全面维修。

2019年3月1日,正值朝鲜半岛“三一运动”100周年纪念之际,陈列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历史陈列”改陈竣工,最大程度地按原貌恢复了当年临时政府办公风貌。3月28日至30日,韩国总理李洛渊访问重庆,为重庆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复建完工暨对外开放仪式剪彩,并参观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朝鲜半岛被日本侵略、吞并后成立的一个临时政府,被称为“朝鲜半岛独立运动的圣殿”,是一个在中国坚持了长达27年的反日复国独立运动的流亡政府。

1910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将“庚戌国耻”强加给旧韩国政府,朝鲜半岛从此开始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三一运动”。“三一运动”失败后,韩国的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在苏联海参崴、中国的上海,以及朝鲜半岛的汉城(今首尔),成立了类似政府的组织。同年9月,3个组织在上海法租界合并成“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支援下,从上海、杭州长沙等地一路西迁,于1939年抵达重庆,1940年到达重庆市区,先后在石板街、杨柳街、吴师爷巷办公。最后,由国民政府出面并出资安置于重庆市莲花池38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金九等办公并居住于此。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要官员分批回国。在重庆的6年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开展民族独立运动最重要、最活跃的时期。

文字整理:杨艳

图片: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提供

校对:罗森

审核:梁志刚

Hash:a90daa40922734a14125bc3ae194986ecd5b4822

声明:此文由 重庆外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