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团风大崎山踏春爬山好出去

大崎山森林公园位于团风县北部,地处团风罗田麻城交界处,与武汉新州区、道观河风景区毗邻,公园经营总面积2万余亩,林木蓄积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1.4%,是国家级免票旅游景区。公园所在山峰大崎山,挺拔巍峨,素有“鄂东泰山”之誉,主峰龙王顶海拔1040.8米,山体呈东西走向,东南横卧小崎山、祷雨山西北耸立接天山。明代《黄州府志》说,大崎山“远自麻城龟峰而来,蜿蜒盘伏,至此突然高举,山势绝悬,甲于一郡”。大崎山自然景点众多,有远近闻名的崎山八景:大崎山寨、龙王井能仁寺狮子口、接天山古松群、鹞子翻身、黑岩谷、平冠松;其他如“龙王顶”的古泉、“海沙芦苇”的奇异、“仙人石”万斤巨石推之则转、“接天山”的奇险美景等美不胜收。明代诗人茅瑞徵有诗“崎山高不及,半岭看云低。乱石纷排戟,飞梁迥作梯。天风传远梵,从籁出烟溪。直拟扪箩上,跻攀境屡迷。”

大崎山也是革命根据地之一,陈再道、高敬亭、方毅、张体学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辗转战斗过。整个公园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鄂东游览避暑胜地。

(大崎山游玩地图放大查看)

(大崎山远眺风光)

(大崎山旅游公路)

大崎山的传说:在这座山上,有九十九道山凹和一口水井。说起来,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离奇的故事呢。

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草皆人命,置百姓的生活于不顾,大兴土木,修筑万里长城,儿女百姓日夜肩挑背驮,劳苦不堪,怨声载道,观音老母知道后大发慈悲,变成民女,下到凡间卖丝线,给修筑长城的人每人发一根系在扁担在,人们担起满筐的泥土不足四两重,而且步履如飞。秦始皇知道后,便下令将所有的丝线收集拢来编成了一个“赶山鞭”。此鞭威力无穷。从此以后,他便横行一世,挥鞭南下,逢山便赶,遇水便填,开凿出供他游乐的官道。那些靠渔樵为生的穷人被压了饭碗,一时上下民不聊生,儿女百姓尸横遍野,观音老母慈悲济世,不忍心让儿女百姓继续遭灾,将真正的赶山鞭拿走了,换上一条模样一般的假鞭。

一天,当他走到贾庙大崎山下,南下的道路断绝了,于是,他决意要将大崎山赶入东海,开出一条南下的道路。他对着山顶用力很抽一鞭,大崎山颤三颤、摇三摇,只见山顶出现一道山凹,不见山底移动,秦始皇以为是山体太大,用力过小,所以冇移动。秦始皇想:“我乃堂堂的一国之主,能赶山填海,主宰天上,对着大崎山顶一连抽打了九十九鞭,留下了九十九道山凹,便累得筋疲力尽了,刚想抽第一百鞭时,踉跄几步,将鞭杆往山顶一拄,才站稳脚跟。这一拄不打紧,鞭杆一下子捅到了东海底,成了一座其深不测的井,每当海水涨潮时,东海的海水就往山上漫,至今在井边海底流来的沙石可见,贝壳可拾,井内海草漫生,人们称这口井为龙王井。

时至今日,由于沙石风化,海水不流,井口还在,山凹依旧,海草随着海水的枯绝面泯灭。

大崎山山高险峻,雄奇俊美,决定了她与宗教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位于南山腰姝的能仁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弘治《黄州府志》记载:“能仁寺,在永宁寺崎山,昔密云禅师修道之所。”相传能仁寺(今称大庙)在唐代最为鼎盛,梵宇建筑宏伟,共有70条干道,81口天井,僧众三千人,受皇上敕封。现存有一大石碑,遒劲的“唐敕能仁”四个大字,向人们昭示着当年能仁寺的宏伟气派。接天山的“真武观”道教,据说历史上曾经与武当山的道教齐名天下,受到四方朝拜,还有“龙王寺”,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声明:本文由团风网-黄冈自媒体发布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转载请注明来源』爆料/投稿联系QQ/微信564371086

Hash:c91521e7c8d934843eaa9dc8eef17a3ca6b1e0e5

声明:此文由 团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