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晋网红地,门票5元仅2.47平方千米,120多年灯塔仍可使用

青岛,一座名气大过省会济南的城市;一座海边旅游最佳之选的城市;一座来来回回去了好多趟却始终都拍不尽的城市……

青岛非琴岛、琴岛亦青岛也

青岛,又被称为“琴岛”。许多年之前的“青岛”,本是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

而青岛之所有被叫做“琴岛”,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谐音导致,如此在黄岛区便有被叫做“琴岛之眼”的摩天轮;在青岛的市南区有一座名为“小青岛”的地方,却是与“琴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走近鲁迅公园附近琴屿路上的小青岛公园,最不该错过的便是广场上的琴女雕塑灯塔

而琴女雕塑与这“琴岛”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天上有位弹琴的仙女,看上了一位青年渔民,于是来到地面与他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时,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宣泄自己的相思之情;美好的故事结尾总是凄惨的,玉皇大帝认为琴女触犯了天规,于是海上顿时狂风大作,这渔人便葬身于大海……最后琴女抚着琴在海边等啊等,可是丈夫却迟迟不归,只好也跟着殉情了。

如此,这琴女的雕塑一直向着海的方向。

走过长长的堤坝,像是穿过千年的时光

鲁迅公园西侧的琴屿路进入,在一侧便看见小青岛公园的路牌,逆着风慢慢地走过这段环海公路,路边有在整理物品的钓鱼人,公路下礁石上也是聚精会神的钓鱼人……想必他们有着积极的耐心而能挨得住日晒和海风……

走到小青岛的售票处,买了门票便可进入这条长长的堤坝,大坝南侧的石墙足足有半人多高,这段长377米、宽8米的堤坝最初是由日本人修建,后来被海浪冲毁,1954年重新修筑,正是这条堤坝,让原本被孤掷海上的小青岛成为人工陆连岛。

伸出海面的小青岛,像极了一个微型的青岛城,被海水环绕、岛上郁郁葱葱,有灯塔指引、有花开、有海风……

灯塔是方向,穿过过往的是是非非才至今日黎明

曾经,小青岛一度被侵占,从“阿克那岛”到“加藤岛”,从“公园”到“军事基地”,并不大的小青岛不被承认,被染上了一层敌对的色彩……直到1922年,收回青岛,小青岛才被恢复本名。到了1934年,小青岛上开辟了道路,安装了石桌石凳,架设了木架牌坊,平整了花圃,新建了一处茶亭,还修筑了游艇码头,供游客乘小艇渡往,短暂安宁时期的小青岛,正式成为市民的休闲公园。而那时候青岛汇聚了大批文人墨客,多居住在小鱼山附近,闲暇时,也都会去小青岛上坐坐。

除了岛东部北部的防波堤,小青岛上还有一座“兵火库”和一座“塔楼”,这都是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平常的游客一般是看不到“兵火库”和“灯塔”的,被封锁着。其实里面也并不稀奇,小小的空间,以防出现意外才不对外开放。小青岛上的灯塔由德国人在1900年建造,塔高12米,通体雪白,至今仍在正常使用。

新晋网红打卡地,被称为青岛的“爱琴海

琴女雕塑:公园广场中间有手抱古琴、目视海面的“琴女”雕塑。

灯塔:远远就能望得见的灯塔,通向灯塔的门是关着的,不能登塔。

贝壳亭:算是网上拍照很火的第一个点,真的需要好天气才能更有感觉,我去的时候阴天就差那么一点点味道。

琴屿路、通向公园大坝:都是拍照的好地方,随便靠在栏杆上,背景是海,纵深感很强。

小青岛标识牌:在鲁迅公园门旁、琴屿路开始,标识牌下,背景是一片花开,蓝绿色调很清新

小青岛伸出海面大坝:我去的时候已经锁起来了,过不去。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可以走上大坝的,如果看不到对岸,像极了世界尽头的感觉,这算是遗憾没能拍照。

小贴士:

位置:青岛市南区琴屿路26号

门票:5元/人

建议游玩:1-2小时

周边:鲁迅公园

交通:乘地铁M3号线在人民会堂站下车;6路、26路、202路环线、214路、223路、228路、316路、隧道2路、隧道6路等“鲁迅公园(海底世界)”站下,沿琴屿路向西步行约800米可到岛上;栈桥南边的码头坐快艇到小青岛,只要3分钟,参考价30元。

Hash:15e962b32a64d0da465b4a5ae4b65014773de3a3

声明:此文由 乍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