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蒲州来 || 战国青铜兵器

探访、寻找、想象

掀开历史一角、探究千年文明

系列文博微视频《我从蒲州来》

用五分钟,讲述永济文物的故事

战国 青铜兵器

——古“晋阳”在永济

1992年,在城北街道赵杏村的墓群里,出土了一组战国青铜器。和商代以礼器为主的青铜器皿不同的是,这些造型优美、纹饰精细的器物多为兵器和车马器,似乎暗示着春秋战国时期发生在蒲坂一带的战争风云。

“三家分晋”是春秋末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后,中国由春秋跨入战国。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一事件的核心地点“晋阳”就在蒲坂,而不是后世认为的太原。春秋晚期,擅权晋国国政的智伯想引晋水灌晋阳消灭赵,不料反被韩赵魏联合倒灌智城擒杀。晋阳是赵家的奉邑,唐李泰《括地志》虞乡县条记载:晋阳故城今名(唐)晋城,在蒲州虞乡县西三十五里,故智城在蒲州虞乡西北四十里。《括地志》所说的蒲州虞乡县,在今天的王官谷一带,由此推断,晋阳城在赵坊、郭李一带。而智城就在开张古城一带。

永济市所在的赵伊镇,其名字是一块活化石,晋阳城是赵鞅使家臣董安于和尹铎修建的,“赵伊”亦读作“赵邑”,可能为“赵邑或赵尹”的演变。在“赵伊村”周围还可以找到许多和赵国有关的地名。赵伊南一公里有“赵坊村”,北六公里有“赵柏村”,北两公里有“赵杏”村,北十公里里有“赵官”村,西一公里有“襄村”(即“小张”村),传是赵襄子的住处;其西南约四公里之处是“让村”(即“任阳村”),是为纪念豫让侠肝义胆而得名。一连串的村名,是考证晋阳战役的重要依据。

历史进入战国,魏国占领着山西南部包括蒲坂、晋阳在内的大部分领土,成为秦国向东扩张的最大障碍。秦国人商鞅说:“秦之与魏,譬若人有腹心之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秦经过长期的战争,夺取了魏国河西及晋西南大面积的土地,为以后东进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后,秦扫六合、楚汉相争、韩信东渡黄河大破魏王豹,曹操偷渡蒲津桥击破马超,在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一次次征战中,统治者和军事家都认识到了蒲州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当他们统一天下的马蹄一次次踏过蒲坂大地,“河东被山带河,四邻多变,当今天下之要地”“不守蒲坂,无能为也”成了他们的共识。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0359—8022180

Hash:b473b96d455d138a39966b802b87ecdd7d53318f

声明:此文由 永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