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 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治疗花园概念设计

“琼花观里花无比,明月楼头月有光”,

美景运河扬州市的象征,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扬州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区方案设计

结合城市与妇幼医院的特点

以花朵元素为设计载体,

呈现一座繁花似锦的

现代化医疗院区。

0 1

项目背景及用地分析

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新建项目定位是一所以妇女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集妇、产、儿医疗保健、教学、科研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设置床位1000床,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新院区将是扬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的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培训中心,服务范围辐射扬州全市及周边地区。

项目基地位于广陵新城,江广融合区北部,规划范围为:东至京杭北路,南至联合村运河组,西至京杭运河外滩路,北至新万福路,范围总面积约为157.95亩。

0 2

医院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

院区内医疗用房沿A地块中轴线对称布局由东往西依次展开,主要包括儿科门诊区、保健门诊区、医技区、儿科病房区、保健病房区和后勤保障区。各功能区域之间地上以医疗街及多条辅助交通主廊连为一体,地下室有序连接,各区域单独成区,却又有着便利的联系,高效运营且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门诊区位于基地东侧,靠近院外交通干道,根据妇女儿童医院的四大医疗功能,分区分层设计各医疗科室,用连廊将医技区和病房区连接,流线清晰便捷。

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妇女和儿童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将病房楼相对分开设计,一栋17层儿科病房楼、一栋17层保健病房楼。同时为了保证医技功能的最大化共享,一至四层裙房部分为新院区的医技区。

后勤保障区中的餐厅,设置在医疗区北侧,面向西侧京杭运河和二期主体公园,环境优美,视野开阔,为整个院区就医人员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最佳的休闲就餐场所。

0 3

内部医疗区划分

在妇女儿童医院的设计中,坚持人性化的设计同样重要,考虑到妇女儿童医院独有的“四大部”建设,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医疗区做了如下设计:

1

第一,将儿科、急诊、综合科室与三大保健部的科室分成东西两大医疗区,设置独立的交通流线。南区为儿科、急诊及综合科室独立成区,外部交通便利。北区为保健门诊部,保健部产科与围产保健部、妇科与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分设在建筑的不同楼层上(一层交通大厅、二层围产保健、三层妇女保健、四层儿童保健)。

2

第二,各层分设挂号、收费、取药、抽血、常规检验,避免不同人群的上下穿行,避免不同人群的交叉影响。

3

第三,将内镜、电生理、功能检查等根据需求分设到不同的楼层,充分提高检查仪器的利用率,避免不同人群的上下穿行。

4

第四,手术室、NICU、产房的同层布局,最大化地减少患者在不同医技科室间的穿行,真正做到从妇幼人群的角度出发,体现“以妇幼人群为重心”的设计理念。

5

第五,在医疗辅助用房和医护人员用房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患者家属、陪护人员、医护人员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需求,充分照顾他们在医疗、生活、服务、交流、休息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满足院内各种人群需求的建筑空间、商业服务和休憩设施。

0 4

活力自由的建筑形象

追求建筑的标志性是设计的终极目标,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使建筑具有典雅、纯净、统一的特征,体现了医疗建筑的外在品质。

立面体系采用现代风格,流畅的布局、简洁的立面,创造出符合就医人群的特点、充满活力与自由向往的建筑形象。高层有韵律地展现给城市干道,环抱的布局像展开的手臂,体现了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开放、包容,积极迎接未来的心态。灵动活泼的弧形立面,辅以简洁流畅的开窗形式及塑造了具有科技感、亲切感、简洁有序的建筑风格,缓解了患者就医时的紧张情绪。

0 5

治疗花园

尊重医院原有地形,结合沿河景观优势,合理布局。根据医疗活动的内部规律和医院管理的需要,合理划分各功能区独立景观,各区之间既互通快捷,又不互相干扰。

医院即“治疗花园”,构想中的治疗花园不应止步于若干集中式花园的简单营造。我们实际上是借用了中国的园林范式来处理现代建筑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设计了层级化的庭院体系。

在这个由三层级构成的庭院体系中,最上一级是前述的室外景观,由灌木、植被、下沉庭院、主体花园多元素立体景观体系组成,它们界定了建筑在城市界面上的特征,是“治疗花园”的主要景观体系。

第二级是3个内庭院,由于建筑的体量与进深相对较大,我们在建筑的内部交通空间设置了竖向的日光庭院,以确保每个楼层都能感受到映入室内的阳光,这3个内庭院与门诊单元之间的绿化院落共同构成了该系统中的次一级庭院。但即便如此,庭院的可通达性仍然未能最大化,考虑到医院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患者,而最频繁的使用对象是医护人员,理想状态下的治疗花园应该让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能享有阳光、绿色植物与新鲜空气。

为了达成这点,我们设置了体系中的第三类的“庭院”,亦即位于裙房顶部的康复花园。通过这样的庭院体系,基本上实现了让庭院的各要素无所不在地渗透到各种建筑空间中去的愿望。

人与环境达到相融和谐、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反映了当代技术审美的又一表现主题,本案建筑形体及景观组织即紧扣这一主题。

文章内容来自本刊2018年11期

作者:綦振 贾敬龙 田少斌 高忠 仇梦圆/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三分院

201811

Hash:464c605a08401a0506f5f1339c4deecd0ea181ef

声明:此文由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