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太仓曾经有座塔堪比虎丘!

太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小编给亲们找了一些太仓的老照片,照片里的许多地方,如今早已消逝不见,或许只有我们的父辈祖辈还有依稀的印象。

但是照片里的,就是如今我们深爱的这座城市——太仓。

孔庙春秋

太仓孔庙,始建于元延祐二年(1315年),明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清代多次增建。于1979年拆除。

太仓孔庙(摄于1978年)

南园远眺

南园,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为明阁老、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种梅处。后经王时敏扩建,遂成邑城名胜之首,亦为江南名园。

南园(摄于二十世纪初)

园林名胜

元、明、清三代,太仓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园林名胜,名擅江南,著名者有沙溪乐隐园、王锡爵南园、王世贞弇山园、王世懋五美园。著名古建园林专家童隽教授曾于1936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前往古城太仓考察古代园林,拍摄了许多名园照片,收入了他的专著《江南园林志》,本组照片即采自该书。

南园旌节楼(摄于1936年)

南园忆鹤亭(摄于1936年)

半园假山(摄于1936年)

南园太湖石(摄于1936年)

蒋氏逸园(摄于1936年)

逸园方胜亭(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蒋氏逸园假山(摄于1936年)

历代宝塔

茜泾宋代古塔。原名方塔,又名茜塔,建于宋代,高达15米,为太仓最古老之塔。原位于茜泾镇东街,1956年拆毁。

西塔。位于璜泾镇西市梢,塔为六面五层,砖木结构,清代道光年间建。

云山塔。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为抗倭纪念遗迹,两层四面方塔,位于浮桥镇。

元代古桥

太仓现存元代石拱桥五座,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他们见证了太仓在元、明二代航海的崛起与发展,以及太仓经济、文化的繁荣。

周泾桥。原名海门第一桥,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此照片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桥上还通行农用拖拉机。

州桥。原名安福桥,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

皋桥。原名兴福桥,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

井亭桥。原名众安桥,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为南广寺主持兴建。

航海遗迹

元代,太仓漕运发展,通商六国,号称“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均从太仓刘家港出海,留下了许多航海遗迹、遗物。

刘家港天妃宫,建于元代。郑和七下西洋在刘家港出海时曾事修葺,郑和率水军将士在此庙朝拜天妃,祈佑航海平安,并刻《通番事迹碑》立于宫中。(摄于1983年)

半泾湾元代漕运船出土现场。(摄于1992年)

铁釜。据明朱国桢《涌幢小品》载:此釜为元代海运遗物,浸煮出海篾缆所用,原在太仓北门苏州府造船厂,后移置太仓公园内。现存于弇山园。

铁锚弄。据传在元、明二代该巷内遍设打造出海用铁锚的作坊。地在现武陵街北段,原有路标。(摄于1982年)

水军都万户府遗址。元至正十二年立。摄于1982年,照片上的建筑在当时太仓第二招待所东首,现已无存。现址在南洋广场路西。

周泾桥天妃宫遗址。在城内周泾桥北。旧名灵慈宫,元至正二十九年海道万户朱旭建,明代内植郑和下西洋携回之海棠。现址在新华东路,原建筑无存。(摄于1982年)

潮音阁遗址,原址在东门街周泾桥北堍,现无存。(摄于1982年)

元代海运总兵公馆遗址。在今娄东西亭子桥堍,该摄于1982年。

娄江长流

娄江,是太仓的母亲河。她源自太湖,经苏州娄门,历昆山、太仓由浏河口长江出海。自古以来,娄江滋润了太仓的土地,养育了太仓的百姓,促进了太仓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孕育了名垂青史、举世瞩目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

娄江(摄于1980年前)

穿山旧影

穿山,又名帆山。地处沙溪镇以北12里。相传在远古时代,当太仓尚处一片汪洋之中时,穿山是一座小海岛,来往海船穿过山间大洞。据桑悦《太仓州志》记:明正统时,近山居民景升氏凿池得桅,其末径尺有二寸。

穿山(摄于1958年前)

这么多老照片,

亲们认出了几张?

记得留言告诉小编哦!

来源:太仓旅游官微

再走呗!

点阅读原文

Hash:b6290246a85df56a838625d2612609836d9fdb46

声明:此文由 太仓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