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故事】天籁梁河:生活就是这样火热

传承 在南甸宣抚司署附近的一家葫芦丝文化传播公司内,小朋友们正在利用周末时间向老师学习葫芦丝演奏技艺。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记者鄂璠 盛夏时节,丝竹迎宾,有着“葫芦丝之乡”美誉的梁河,迎来了诸多要共同为梁河旅游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路线贡献智慧的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其中不乏大咖和网红,当地人好奇地“打探”着这些活动,主动融入其中,但同时他们也深爱着自己那火热的生活。

“姑娘,来 ,你帮我整个抖音,或者快手也行。”夏日的午后,偌大的宏兴市场内很是忙碌,卖家和买家做着交易,有些熟络的还会打声招呼、交谈上几句,正守着美食摊位的闫红军“捕捉”到了手持摄录设备的《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大个子”的他一下子从小马扎上“弹”了起来,由坐姿变成站姿,再半倾斜着身子,脑袋探向记者的“装备”。

短暂的“检阅”后,闫红军确信记者可以帮他“搞定”快手短视频的录制,便迅即入戏。“这是米粉,梁河的特产,买回到家中搞点香料一拌,就能吃了……这是鼎好的南瓜饭,色味齐全,香甜糯软。”说话的过程中,除了熟练地把一大盆子定了型的固状米粉倒扣在摊位的案板上、随后又自然地搅拌了几下冒着热气的南瓜饭之外,他还特意展示了自家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和印着美食名称、价位、手机号的红底黄字的小牌子。

闫红军想请人帮他“整个抖音或者快手”的想法并非突发奇想。这个季节,行走在位于云南西部、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县,只要“眼尖”,很容易就能遇上个大咖、网红,或是某一领域内的达人。盛夏时节,丝竹迎宾,这个有着“葫芦丝之乡”美誉的地方,迎来了诸多要共同为梁河旅游打造新产品、新业态、新路线把脉、支招、献计、聚智、洽谈、合作的天南海北的朋友们。

南瓜饭、撒撇、土司宴,“需要的赶紧”

建于2002年的宏兴市场在梁河县城内算是个驰名的老市场了,梁河县平山乡人闫红军在这里做了十多年的生意,41岁的他自称不太会表达,但却总能在微信朋友圈里变换着各种方式来为自家的南瓜饭赚吆喝,比如前天他直白地发一句“南瓜饭已做好!欢迎来电”,昨天他发的话就幽默了一把——“梁河帅哥南瓜已做好!需要的电来”,今天则更进了一步——“梁河帅哥南瓜饭走一单,谢谢美女的照顾,货不多了,需要的赶紧下单”。永远不变的是,这位憨厚实在的大哥每次都是有图有真相,还会留下“线索”——手机号码。

面对《小康》记者,闫红军也明显表现出了对于南瓜饭的偏爱,但记者更好奇的是他卖不卖撒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的美食圣地,从傣味全席到街边小吃,无一不在打动着食客的心,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美食最出名的就是傣味。在梁河的大小餐馆、街头市场,到处都能寻到这里特有的美味——撒撇。

制作撒撇的食材通常有细米线、当地特产黄牛肉干巴,以及黄瓜、香叶、大芫荽等新鲜蔬菜,需要配上一碗浓郁的蘸料汁食用。在梁河,当地人最经常吃的是两种味道的撒撇,一种是又苦又辣的苦撒,一种是口感偏酸的柠檬撒。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梁河人,但闫红军却并不会做撒撇,也不怎么吃,他向记者指了指自家对面及旁边的几家摊位,示意记者去向他们讨教撒撇的做法与吃法。

梁河民间还有“不吃南甸土司宴,未到梁河来”的说法。来到梁河,一定要品尝一下地道的土司宴,而风味独特、选料考究、烹制精细、味道鲜美的土司宴也是梁河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备佳肴。

南甸,是梁河的古名,傣语则称梁河为勐底。历史上的梁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隘口,是本土文化、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的交汇之地,研究梁河历史文化的学者指出,梁河是中原文化向西南传播的终点。受汉文化的深刻影响,梁河土司酷爱具有中原风味和傣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有机结合的美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讲究饮食文化的梁河人还专门为“南甸土司宴”编制了一本书,大团圆(土司土锅子)、年年有余(酱烩鱼)、金鸡报福(鸡肉扣肉)、金榜题名(大炖)、全家福(干拼)、团圆美满(肉圆)……诱人的菜名和美食图片令人垂涎,好在书中不仅公开了每道菜的原料、做法,还传授了制作要领,告诉了人们这道菜所具有的保健功效、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以及流传于民间的逸闻杂谈,对梁河美食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按图索骥”了。

曾经的“土司宴”唯有土司贵族才能享用,如今,土司宴已经走进了梁河的寻常百姓家。而无论是自家的饮食风格,还是自己经营售卖的美食,闫红军在对于“做什么”的选择上都会忠实于两个字——生活。

被聚焦的网红

“站在梁河县的街头,各个少数民族的阿哥阿姐,他们太多的兴趣首先集中在火热的生活上。”这是专栏作者沙子对于梁河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

梁河全县总人口17万人,辖6乡3镇,居住着汉、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佤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5.88%。

去年,同样是夏天,沙子初到梁河,在一条安静的巷子里,她看到了全国最大的墨绿色中华牌2B铅笔——这其实是经艺术家创作过的电线杆。这条艺术巷子和它所在的长安村其实已经小有名气,而她却是无意中发现的它。当时她正身处一个热闹的集市,马路两边摆满了各种箩筐农具、水果蔬菜,身边都是四面八方来赶集的人,他们带着大耳环、翡翠手镯,用当地特有的一种彩色花布做的包袱背着孩子,用各种她听不懂的方言讨价还价,火热非凡。

在遇见涂鸦之前,沙子完全没有想到,集市背后竟隐藏着一条色彩斑斓的、被艺术化了的小巷,美女与鲜花、热带植物动画故事,被浓墨重彩地绘制成各种图案。还有几处是因地制宜的创作:车库被画成一台电视机,有个木栅栏的简陋餐馆被画成了红色公共汽车,村里居委会的黑板被巨大的手斜握成了手机模样……

简单的涂鸦让长安村成了具有艺术感、时代感的网红乡村。今年8月初,配合着惊艳艺术时光与回归田园生活的梁河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第六届云旅四季论坛暨梁河全域旅游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第六届云旅四季论坛)也在梁河顺利启幕,好几位在业内颇有名气的参会嘉宾一进入梁河,就去探访了这个“传说中”的“网红”。

然而,与外界“火热”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人“到此一游”的却并不多,问及他们梁河有哪些好玩好看的地方,他们大多只会推荐南甸宣抚司署、勐底金塔和九保古镇——第一处俗称土司衙门,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同时还是滇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傣族土司古建筑群,被人们称为“傣族故宫”;第二处坐落于梁河县南甸坝中心勐来小河与南底河交汇处,金塔始建于清朝,后修复改建,塔高57米,颇为壮观,而金塔广场不仅见证了梁河县委县政府主办的诸多精彩活动,更是梁河县市民休闲散步、踏歌起舞最常去的地方;第三处是滇西南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滇西南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国民党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的出生之地。

但当把这些地方都走遍,再回过头来“钻进”长安村的那条艺术巷子里时,许多人还是会惊讶赞叹,因为它也是先生书院的“地盘”。

“其实我对梁河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项目就是先生书院,它对孩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对家长而言也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地方,我觉得它特别适合作为一个旅游的项目。”在第六届云旅四季论坛的一场以“节庆活动助推梁河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秦岩说。

先生书院的故事要从4年前讲起。2015年,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信王军走进梁河,被梁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于是,信王军决定在这里传扬艺术文化。7月,先生书院创立,信王军想把中国最优秀的文化艺术传播至偏远的地区,用文化艺术改变云南的教育生态,成为一股改变未来的力量。

“深藏”在长安村艺术巷子里的先生书院是一间木质结构的民居,由一间电影放映厅、一个展览厅、一间艺术教室、一间阅读室、一间藏书阁、一间成人绘画体验室、两间客房、一间餐厅组成,充满了艺术氛围。

生活才是最美的画卷

虽然长安村是“网红”,但那些对火热生活充满了兴趣的梁河人民还是更多集中于与长安村相距15分钟步行路程的宏兴市场内。即便和你素不相识,即使你不是他们的潜在客户,这里的不少生意人也都愿意为你描述他们喜欢的火烧猪味道是多么地鲜美诱人,也愿意告诉你附近的哪家卷粉鲜嫩爽滑、汁水四溢,入口的感觉更加妙哉。

“热情的几个老客一来,一吆喝、一招呼,都是人情味,在这里生活就是最美的画卷。 ”90后亲子旅游达人、知名旅游博主浪毛线也在梁河的四天体验中捕捉到了生活的最美画卷。当时他光顾的是另外一个地方——九保古镇,感受历史悠长的同时,沿街琳琅满目的美食同样令他留恋。

今年7月3日,由梁河县文化和旅游局、同程旅游合作举办的世界旅游达人“验遇”梁河活动正式启程,由线上招募的明星验客、航拍验客、视频验客等达人组队体验梁河各个景点,“验遇”魅力梁河,感受淳朴的人文风情。浪毛线是参与此次活动的旅游达人之一。8月8日上午,2019中国•梁河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在金塔广场隆重开幕,他也站在了开幕式主席台的中央,以旅游达人的身份推介梁河之美。

“阿昌山寨•风情之旅”“回龙茶香清新之旅”“葫芦丝源•乡趣之旅”“历史悠长•古镇之旅”,四条线路可谓是各有各的特色与风情。在描述“葫芦丝源•乡趣之旅”时,浪毛线说:“傣家青年桑亮与傣族姑娘少玉的凄美爱情故事还在耳畔,那天有幸听到了青年葫芦丝演奏家倪开宏老师的一曲葫芦丝,借着细雨,觉得意境特别优美。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小时候语文没有学习好,所以在表达上觉得欠缺了一些,描述起来就是如丝绸般柔软的感觉,飘逸又带着一些空转。”在他看来,要亲自体会,才会感受到那份喜悦和美好。

半城山水半城歌,小城奏享好时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听闻了梁河并走进这座小城,越来越多的机构也被吸引过来。今年1月至7月,梁河县接待游客120.64万人次,同比增长14%,预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200万人次。而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则是进入梁河的机构之一,自去年6月以来,已牵头相关规划设计单位以及各行业企业,开展了多次全域旅游规划调研、专题培训活动,旨在帮助梁河招商引智,为梁河旅游发展献智献策。今年6月,《梁河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当下,应如何按照规划推动梁河全域旅游发展?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蒙睿看来,第六届云旅四季论坛的成果将会为梁河旅游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葫芦丝之乡”的美誉来初识梁河的。梁河是傣族葫芦丝音乐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葫芦丝文化积淀,先后孕育了龚全国、哏德全、倪开宏等一大批葫芦丝演奏家。2006年,梁河县被云南省政府命名为“葫芦丝之乡”;2011年,梁河县被当时的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民族文化之乡”;2014年,梁河葫芦丝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乐器产品。2016年4月,梁河县老中青三代1666人同时演奏葫芦丝,成功申报“世界上最多人同时演奏葫芦丝”的世界纪录。多年来,梁河涌现出了一大批葫芦丝制作和演奏人才,并以傣家葫芦丝独具的魅力和特色在艺术文化的殿堂中绽放光彩。而随着梁河知名度的提高,梁河的葫芦丝文化也翻越云贵高原,走向全国,传遍了大江南北。

在中国民族乐器社会教学学会会长,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何维青眼中,梁河是世界葫芦丝人向往的地方,是所有葫芦丝人的家。

随着2019中国•梁河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的开幕,梁河再次迎来了“奏享时光”的美好时节。“哎呀,太开心了,终于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可是从美国远道而来的,专程来参加我们梁河的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8月10日晚,在金塔广场,献上了一曲热闹欢快的唢呐演奏《百鸟朝凤》之后,有国乐娇子之美誉的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仍然没有过足瘾,他把傣族著名作曲家卫明儒,以及2019中国•梁河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国际葫芦丝大赛的评委们一起请上了舞台,他要用唢呐来吹吹梁河的葫芦丝名曲《人们向往的地方》。

此时此刻,无数梁河人都自发地汇聚在金塔广场,当晚,2019中国•梁河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圆满闭幕,一场葫芦丝音乐的视听盛宴在梁河这座小城精彩上演,生动诠释了“半城山水半城歌,满城尽吹葫芦丝”的艺术氛围。而就在这一盛大的节庆活动期间,梁河县还举办了三场民族篝火晚会,欢快的气息充斥着整个金塔广场,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孩子们都穿起了自己民族的盛装,身体随着音乐摆动,熊熊燃烧的篝火温暖着所有在场人的心。

人们向往的地方

梁河的一位姑娘曾对沙子讲过,这里一年四季其实只分为两个季节,上半年过节,下半年准备过节。这里傣族、傈僳族、阿昌族、景颇族杂居,除了春节元宵节外,还有泼水节、阿露窝罗节、目瑙纵歌节等。而今,除了这些节日之外,梁河还有国际葫芦丝文化旅游节、回龙茶文化节等火热的节庆活动。沙子觉得,对于这些喜欢载歌载舞的民族来说,单单在那条艺术巷子里画上美女、鲜花、动漫人物似乎是不够的,大象、犀鸟、民族图腾、民族传说或许会对他们有更大的吸引力。

全域旅游、全域休闲,如何实现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共建共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之道在哪里?如何走上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生活路径?这些都是梁河这座小城“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所急需回答的问题。

旅游文化是如今梁河县的“六大主攻方向”之一,而作为梁河县委“三大战役”发展思路之一的打好旅游文化提升战,亦是2019年全县的工作重心,“加速旅游产业发展”被写入2019年梁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为加快发展,梁河县在第六届云旅四季论坛期间还对重点项目进行了招商引资推介,其中包括梁河茶业产业链建设项目、皂荚产品深加工项目、土特休闲食品加工生产项目、木材制品项目、大坪子温泉建设项目、勐养江边竹林温泉及葫芦丝音乐小镇项目等。梁河县还专门把省内外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云旅四季论坛•梁河政企交流会。

“没去过的地方都好玩,梁河就像是被私藏了多年的‘美酒’,很多人听过、但没来过,一些人到过、但不了解。也正由于梁河旅游发展起步晚,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是处女地,梁河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将会逐渐明显。”行走过很多地方的“无臂车王”、云南丽江茶马古道旅行社董事长何跃林坚信。

“除了吸引外来游客,梁河县不要忽略当地百姓的需求。梁河的村庄距离县城大部分不超过30分钟车程,乡村旅游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云南圻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楷的提醒也相当关键,他建议将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好,使之有卖相、有品相,这样不仅能解决城里人周末休闲出行的困惑,同时又能增加村里人的收入,两全其美。

第六届云旅四季论坛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无疑是“梁河共识”的发布。与会嘉宾希望,梁河县要以云南“三张名片”打造和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为契机,以打造葫芦丝文化和阿昌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鲜明的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的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充分释放旅游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功能,创建出社会共建共享的旅游环境,为推动梁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旅游智慧和旅游力量。

而问及当地老百姓对于这座城市发展全域旅游、提高休闲水平的期待时,他们大多更盼望的是可以和自己的生活圈相融合、与自己的朋友圈产生互动。难怪,天籁梁河,这座城市里响起最多的葫芦丝乐曲之一,便是“人们向往的地方”。(鄂璠)

勐底金塔

县委书记说梁河

近年来,在党中央、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梁河大地呈现勃勃生机。腾陇、芒梁高速公路建成指日可待;棚户区改造、城市道路提升让“美丽县城”初具雏形;大数据、光伏发电、呼叫中心等新经济、新业态落户梁河。

我们将以举办葫芦丝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在更高起点、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充分彰显梁河历史文化特质,打好旅游文化提升战,让文化自信增强我们脱贫摘帽的信心,坚定我们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心。

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可兴宏业。今年是建国70周年,是梁河脱贫摘帽的检验之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务实的措施,建设美丽宜居新梁河。

——中共梁河县委书记张益伟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19年9月上旬刊

Hash:09937893bd9638b18e4440e11930114458f41ef6

声明:此文由 中国小康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