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枞阳景点导游词之:陈洲刘氏宗祠

陈洲刘氏宗祠

各位游客,历史上姓刘的,您说谁最出名?

刘邦!对吧?

大家看,G347国道旁这座宏伟建筑,这是刘氏宗祠。这和刘邦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边走边聊。

汉高祖刘邦有个长子叫刘肥,他被封为齐王,而这里陈洲刘氏就是齐王刘肥的后代。

陈洲始迁祖伯二公是高祖五十世孙,唐隆德公之后,生于南宋淳佑二年(公元1242年),于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从贵池黄龙矶迁桐城陈家洲(现枞阳县汤沟镇)。繁衍生息成为老桐城乃至长江流域著名的望族,迄今已历近三十世,七百余年,族聚地在枞阳县汤沟镇,县内各乡镇皆有分布,县外省外也是分布广泛。

刘氏历史上名人辈出,先后有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刘大櫆、盛极一时的刘宅俊、围棋国手刘棣怀、戍守边疆的刘一村、剧作大家刘云程等等。

陈洲刘氏宗祠,始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8年左右),匾名“百客堂”。明永乐年间,刘氏八世祖刘昶,参与编修《永乐大典》,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他写《陈洲刘氏家谱》时,有明成祖皇帝御赐宝玺印存放祠堂内,此后,文武百官如果途经祠堂,一定会在两百米处下轿、下马徒步而过,因此陈洲刘氏宗祠远近闻名,颇为四邻景仰,是老桐城著名的建筑代表之一。

可惜此后三百余年,祠堂年久失修,又经多年水患,明末清初,时局动乱,祠堂无人问津,仅存一处遗迹

清代时,刘氏宗祠开始重修。

从康熙到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祠堂才正式竣工,祠堂为皖派建筑风格,祠堂内除了祖先神位,还有历代家族名人和其他一些达官墨客的字画、著作,包括当时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方苞、太子太保大学士张廷玉、桐城文派三祖之一姚鼐等人的手书真迹,安庆知府赠的“正伦笃恩”之匾悬挂大堂正中,盖有玉玺印的“刘氏宗祠”匾额高悬祠堂正大门之上。

在当时,刘氏宗祠可谓是汤沟镇乃至老桐城县标志性建筑,其工程之浩大,耗资之多,历时之久,都是历代本地建筑所未曾经历过的。

解放后,陈洲刘氏宗祠,一度成为湖东县公安局、陈洲区人民政府、枞阳县陈洲革委会、陈洲人民公社以及陈洲乡政府驻地,后来乡政府迁至桂坝,老宗祠彻底被拆毁,地基被陈洲中学占用。

陈洲刘氏于2010年续纂宗谱,并于2013年重建宗祠,历时五年,现已基本竣工。

建筑群南北长100余米,东西宽为80余米,整个建筑群建筑风格为重檐宫殿式建筑。建筑主体为前、中、后三个区域(三进),为仿古楼阁建筑,东西两侧为花园附属建筑。

门前区域,为大门楼,台阶三级,大门沿老祠堂门向前延伸,门面沿袭老祠堂建筑风格,开八字门,大门上方悬挂“刘氏宗祠”匾额,两边安放老宗祠遗留的抱鼓石。

中间区域,为“海峰馆”,是刘大櫆纪念馆与文化研究会办公场所——文化研究中心,也是宗亲举行联谊大会的大会堂,前进和中进之间东西两侧建筑,左侧是食堂,右侧是文化长廊

后进区域,为主大殿,殿名“百客堂”,是先祖灵魂栖息地,供奉历代先祖的牌位。您知道大殿前台阶为什么是七级吗?

台阶七级,寓意为陈洲刘氏始祖伯二公迁陈已历七百余年。

您知道大殿中间为什么是六根圆柱吗?

大殿前廊除檐边的两个立柱(六边形),中间的六根圆柱,寓意为:陈洲刘氏目前共有的六大房。

大殿东西长为29.9米,寓意是:始祖伯二公至今已传三十代,且299可读为“我久久”即陈洲刘氏家族代代繁荣昌盛,永久兴旺发达。

陈洲刘氏宗祠总投资达1000余万元,其中百客堂造价460余万元,由全族人捐款而成。

中进海峰馆,造价287万元,由桂坝刘继元、刘继正、刘祥虎、刘杰、刘中汉一门投资建设。

大门楼造价80余万元,东侧长廊造价35万元,均由无为刘忠浩家投资建设;西侧议事厅造价158万元,小塘景观区造价29万元,均由润来集团刘满来投资建设,目前正在建设。

宗祠是族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血脉传承的载体,陈洲刘氏宗祠的重建十分有意义,已成为陈洲刘氏寻根、祭祖的圣地,研究汉刘文化的基地。刘氏宗祠落成也为枞阳增加了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

图片及视频提供:刘方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Hash:606aa670aa423c383512ab10ea5f372f437c932f

声明:此文由 文乡枞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