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自然美景 悟人文传奇 开鲁文化旅游巡礼

开鲁元代佛塔

俯瞰中央公园

沧桑古榆树

中央公园夜景

人民音乐家麦新塑像

8·18赛马节开鲁分会场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文化之于旅游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是人们对目的地文化的一种阶段性感知和体验过程,也是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开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这里焕发着新的魅力,吸引南来北往的人们“到此一游”。

自然与人文遗迹再现神奇

5月24日,开鲁县古榆传统文化庙会在一片锣鼓声中拉开序幕。庙会上鼓声雷动,旗帜飘扬,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场面蔚为壮观;庙宇间香火缭绕,钟磬声声,人流如织,接踵而至,民众竞相祈福。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古榆园景区都会举办隆重的庙会活动,这一传统已有数十年历史。作为开鲁地区最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数万远近游客纷至沓来。

古榆园位于开鲁县西20公里,因园内一棵生于辽代、树龄达1300多年的古榆树而得名。千百年来,围绕这颗树衍生了诸多神奇故事。如今的古树虽历经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令到访游客不禁赞叹生命之奇妙。

在距离古榆园不远的开鲁县麦新镇,因其地处内蒙古高原和辽河平原交界地带,又有西拉木伦河和新开河流经于此,作为固沙护堤之用保留着一片不为常人知的天然怪柳林

怪柳之怪,在于其生长的各异姿态。开鲁的这片怪柳林已然褪去了诗中的柔弱而更显粗壮,其形态或卧或立,或曲或直,似人似兽,意象丰富。怪柳之怪,还在于其顽强的生命力。置身林中随处可见,那沙地怪柳即便树皮爆裂,满身疤痕,依旧能枝繁叶茂,蓊郁苍翠,更有那自然结成的连理之态,令人叹为观止。怪柳之怪,是历经风霜的沉淀,是顽强不屈的抗争,是自然无私的馈赠。

开鲁的古榆和怪柳,以其千姿百态,诠释了生命的雄浑壮美,感动着无数到访的游人。

除了独特的自然遗迹外,开鲁地区的文化底蕴亦十分厚重。开鲁县域很早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远古的红山文化与辽河文化在此交汇、传承、发展。境内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出土石斧、石饼、石针、石刀等文物多件。开鲁镇内的元代佛塔建于1287-1297年,其势巍巍,劲秀挺拔,酷似利剑指天,是十三世纪初蒙古民族逐渐强盛的历史见证,也是开鲁县的标志性建筑和民族文化的象征。

红色文化旅游龙头舞动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耳熟能详的抗日救亡歌曲,是由当时年仅23岁的麦新所作。麦新是中国新音乐的先驱者和人民音乐家,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1947年6月6日在执行任务途中遭匪徒袭击壮烈牺牲在开鲁,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烈土之一。

开鲁县是有着深厚革命传统的地区,许多革命先驱曾在此工作、战斗,他们所表现的高尚品格与情操,无不闪烁着红色延安的精神光芒。

红色旅游一直是开鲁旅游业的闪亮“名片”,革命者曾经在开鲁这块土地上留下的足印,如今都已成为大家缅怀先烈、追忆往昔的最好载体。近些年来,开鲁红色旅游产业开发力度较大,发展较为迅速。现已建成红色旅游景点3个(麦新纪念馆、麦新烈士陵园、麦新殉难地),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超过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开鲁红色旅游的大力发展,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的同时,实现了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而开鲁红色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意识,以“商养学闲情奇”为目标,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探索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和红色体验旅游活动,以各种形式大力推广发展“红色旅游”。

乡村和民俗文化绚丽如画

乡村作为传统农业文化的保留地,具有“原始、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愈发能显示出地域文化的特色。依托开鲁县的田园风光、乡村和民俗文化,开发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观光体验,将传统变成当代的财富,让原生态的传统乡村和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积极力量。

开鲁县依据地方特色,打造不同风格的特色乡村旅游区,根据原有的农业特点,开展农事体验、农业科普、民俗休闲和生态观光等旅游项目,计划打造“一带两馆三区四园”,即一条花田景观带,贯穿开鲁全县;两个农业展览馆,包含红干椒种植和开鲁农业历史介绍;三个生态农业观光区,包含东风红干椒观光区、开鲁镇设施农业观光区、现代化家庭牧场观光区;四个果蔬采摘园包含东风香瓜采摘园、黑龙葡萄采摘园、麦新林果采摘园、大榆树有机蔬菜采摘园。打造了田园水上乐园、富豪山庄、菁华国际度假村和茹霖度假村等典型乡村旅游园区,推出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型乡村旅游的新名片,乡村旅游的发展,既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又有利地推进了发展县域旅游新步伐。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味,开鲁县将不断加大对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开发的力度,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开鲁文化的发掘力度,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积极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努力把提升文化内涵、体现人文关怀贯穿到旅游的全过程。

Hash:4523fb8d370a901c71c441119ef9dde3365c3437

声明:此文由 正北方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