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景色新 河曲县西口古渡再现繁华

中华母亲河黄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孕育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横跨中国九省的黄河,沿岸有无数的壮观美景,而山西河曲县的西口古渡,堪称为黄河风光的一处景点,西口古渡记载了史上人们的跋涉奋斗。

山西省河曲县位于晋陕蒙三省交汇之处,地理位置独特,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意指一只雄鸡站在山岗上打鸣,附近的三个省都能听到。河曲县城紧邻黄河而建,西口古渡位于黄河的东岸,属于县城的标志性景点。

古代黄河泛滥粮食欠收,乡民无奈只好外出谋生,河曲县及周边地区人们由此渡河西去,前往较为富庶的内蒙打工经商,那一曲《走西口》形象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昔日渡河处成为如今的西口古渡,多少文人墨客来此领略黄河风情,驻足渡口赏景怀古!

西口古渡位于河曲县境黄河东岸,沿岸巨石垒砌,顺河而下长达百余米。渡口彼岸右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渡,左是陕西府谷县之大汕渡。古渡本名水西门渡口,历史追溯至汉。据旧志载,汉桓帝时有大贾资金行至此死,津长埋之。其子寻父至,津长悉以金还之,帝闻之曰,君子也,遂名“君子津”。

渡口的禹王庙(河神庙)创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主体建筑正殿及抱厅,附属建筑有古戏台。近年在古渡口修筑了古渡广场,西口古渡与周边的牌楼、护城楼、古城墙等,成为河曲县城黄河岸边的系列景观。

乡土画家张丙官画作“古戏台”

河曲县政府网有作者李永智的文章介绍,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口古渡先后经过5次实质性保护与开发修缮。首次是1988年,第二次1994年,第三次是1999年至2000年,第四次2003年,第五次2015年。每一次扩建的西口古渡档次逐步提升,景点功能趋于完善,形成了集禹王庙、古戏台、牌楼、广场、凉亭、音乐喷泉、健身器材、临隩大道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古渡广场已成为县城居民休闲锻炼的大型活动场所,西口古渡也成了展示河曲县文化旅游的一个窗口。

2018年8月黄河洪水视频截图

岸边这座凉亭被黄河洪水冲走

庚子年西口古渡再现繁华,迎来第6次的大规模修缮,这次机遇来自2018年的一场“危机”。2018年8月间,县城上游的万家寨、龙口水库同时进行排沙作业,洪水含沙量陡增、黄河水位猛涨,水位一度越过岸边的隩滨大道,特别是县城堤防段遭遇百年不遇的洪峰冲击,导致古渡广场严重受损。正是缘于2018年8月间百年不遇的洪水,黄河景点古渡广场将面临档次更高的修复建设,河曲县西口古渡文化广场(修复)工程公示称,中心广场与临隩大道和滔滔黄河共同勾勒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寓意“祈福河曲风调雨顺,保佑百姓安居乐业”。

Hash:16c0c45e391712d5c04abb3ea2f3dac0a3b5c3d2

声明:此文由 掌上河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