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马山精品景点线路,感受冬日乡村旅游趣味

11月24日,2020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冬季)推介活动在我县举办。开幕式结束后,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刁新育带领来自全国各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业界人士一起体验马山精品景点线路,感受冬日乡村旅游趣味。县领导唐咸兴、张自英、韦佳、刘正元等人陪同走线。

小都百屯

马山精品景点线路第一站首先来到小都百。刚进入小都百,大家就被特色的竹竿舞吸引着。在壮家姑娘的引领下,大家一起跳起了竹竿舞,体验我县特色民俗。随后,大家一边观光一边听取小都百的情况介绍。

小都百屯依托乔老河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以“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为主题,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走“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小都百采取由屯级“一组两会牵头”,在马山县率先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将全屯土地统一对外流转,将农业公司引入屯内发展大棚种植、果蔬采摘的创新经营发展方式。同时,聚合优势休闲资源,由农户自发组织成立小都百旅游服务公司,设立董事会,采取“土地租金、劳力薪金、信贷+人力入股”的经营模式,依据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全屯43户贫困户在2016年全部脱贫,屯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的0.32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1.34万元。

听了小都百的情况介绍后,大家纷纷对小都百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成效给予赞赏。

在小都百,大家还走进桔子红了网红民宿,了解民宿经营发展模式。

桔子红了民宿位于小都百屯内,占地约1500平方米,依山傍水,融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经营理念,整体风格为新中式田园风。民宿内建有童趣树屋、童趣船屋、童趣鸟巢房等8间特色客房,民宿以造型奇趣、功能实用的童趣亲子房深受家庭住客的喜爱。同时,民宿还配套有研学基地“德慧园”,游客可入园参观赏玩,体验蔬菜水果采摘,农耕种植,促进农教结合。

看到孩子们在地里劳作学习种菜,刁新育一行对民宿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表示肯定。刁新育指出,要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教结合,让城里学生深度参 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苦与价值。让孩子们在感受传统乡村魅力的同时学会感恩,进一步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

十里桃源

在“十里桃源”产业园,大家品尝了产业园的农特产品,体验采摘,了解产业园情况。

“十里桃源”占地145.3亩,因地处乔老河半岛、种植有大片桃林而得名。产业园由乔老村党支书牵头,发展种植柑橘产业,打造一体化休闲和观光农业产业。目前,产业园区投入资金达500余万元,建设有农耕文化园、柑橘采摘园等休闲农业园,探索丰富多彩的休闲体验方式。园区吸纳贫困户入股10户44人,辐射带动59户贫困户。目前,入股的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附近村屯贫困劳动力到园区务工达3000人次,人均增收3000多元,让村民分享休闲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价值。

听取介绍后,刁新育一行对产业园的发展模式给予肯定,并鼓励乔老村党支书把产业做大做强,继续带领村民把日子越过越好。

攀岩小镇三甲屯

随后,刁新育一行来到中国首个攀岩小镇三甲屯,了解攀岩小镇建设发展情况。中国首个攀岩小镇是由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协会和马山县以及相关企业共同打造,于2017年落户马山,几年来,攀岩小镇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攀岩小镇按照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融”的生态休闲理念,以“风情三甲·农耕原乡”为主题,凭借自然环境优势,以攀岩运动为核心,融合泛户外运动特色,打造三甲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攀岩小镇是马山县农业和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典范,目前小镇内产业园区占地近1000亩,主要农业产业有沃柑、柠檬和桑蚕等,小镇已经开发22面岩壁552条攀岩线路,并建成南院、加国农居、欢雅娜风情园等一批民宿,结合会鼓文化、黑山羊文化等人文资源,成功打造了“休闲农业+体育+文旅+扶贫+县域经济发展”的马山模式,推动了农旅融合发展。

中国弄拉

在“中国弄拉”乡村生态旅游区,大家边看展板边听介绍,详细了解“中国弄拉”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情况。

弄拉是马山县古零镇古零社区的一个自然屯,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石山区,全屯有12个弄场,总面积3200亩,其中山林面积2975亩,耕地面积46亩,居住20多户人家。弄拉是从一个贫穷到脱贫致富的典型山村,也是石漠化治理的典范。在20世纪60年代,村民开始就自发制定村规民约,弄拉人自发制定村规民约,从管住“一把柴刀”、控制“两个火苗”起步,逐渐为石山织上“一件绿衣”。

经过弄拉人常年坚守,原本几乎面临生存绝境的荒山变成自治区级生态自然保护区,创造了石漠化治理的“弄拉奇迹”。弄拉屯群众制定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果,地上粮,低洼桑”的生态发展模式,种植竹子、龙眼、柑橘、柿子枇杷黄皮果、李果、金银花等,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巩固了石漠化治理成果。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山林量化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广西第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把每年所得利润的60%分给村民,合作社成员人均年收入已接近2万元;除此之外,合作社还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寿保险

水锦休闲农业示范区

在水锦休闲农业示范区,大家走进“生态水产养殖园”、“我的农场我的家”、“休闲垂钓园”、“农业休闲拓展园”等特色休闲观光园区,实地了解水锦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情况。

水锦休闲农业示范区于2015年初开工建设,并于2016年10月份正式对外营业,是一个集现代休闲农业展示、峡谷旅游、度假酒店、养生等多种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园区以原生态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休闲娱乐、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推出心宿泡泡屋、四合院,顺庄庄园等精品民宿,游客可以在民宿中体验当地生活,与当地居民交流,感受人文情怀。旅游区主要有九叠泉,观光步行栈道,水上娱乐体验区,7D梦幻玻璃桥,步步惊心等景点。独特的资源品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也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户均年增收4200多元。截至目前,水锦休闲农业示范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6000万元。

半天时间的马山精品景点线路旅游行,来自全国各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业界人士表示,马山冬日乡村旅游非常有趣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工作人员 易能:这个季节到这里旅游休闲度假非常的舒服,空气也怡人,感觉这边的农耕文化、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农业产业发展得也非常好,到这边来可以放松,体验感也非常强。

河北省厅休闲农业工作人员 耿力星:我们北方到这个时候全市光秃秃的,这边景色非常怡人,山清水秀的,感觉很舒服。

山西中央农业协会副秘书长 里鹏:第一次到马山,咱们那个攀岩小镇利用当地资源,做得挺不错的,很有意思。小都百的民宿很有特点,像里边给小孩打造的床,“船”放到房间里面,特色很突出,让小孩体验,相当符合我们研学。

通过亲身体验后,来自全国各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业界人士也对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工作人员 易能:我们江苏主要是做创意农业那一块,像这边自然农业、自然风光非常的优美,如果再把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些壮族的民族特色,更好的融入到休闲体验项目里面去,开发更多的课程,我觉得还会更好一点。

河北省厅休闲农业工作人员 耿力星:这边四季气候条件非常利于发展休闲的特色,农业四季有果可采摘,气温一年四季都很适宜。北方基本上就是靠一些农产品,当地的民俗相对来说都是传统民俗,马山的少数民族特色比较浓厚,尤其是壮族瑶族都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浓厚,而且能歌善舞,对游客的吸引蛮大的。

山西省中央农业协会副秘书长 里鹏:我们那边很多高原,一般到冬天,因为气候寒冷的原因,就没什么太好的景色,像这边一年四季还特别绿,还是要发展当地特色,把休闲农业资源像采摘、民宿,包括各种特色的小镇,把他们全部盘活起来,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来源:马山县广播电视台

记者:黄慧玲 张有宇 韦德志 侯光辉

编辑:竹溪

审核:韦绍群

监制: 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Hash:f675d308937ceaecafdd7c9903619a7128b64f6f

声明:此文由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