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屿硐天旅游攻略(长屿硐天必去景点推荐)

导读:长屿硐天旅游攻略(长屿硐天必去景点推荐) 温岭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温岭长屿硐天怎么样,值得去吗? 温岭旅游攻略 温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长屿硐天哪些景区好玩 温岭长屿硐天四个景点全游要多少时间 长屿硐天旅游信息介绍

温岭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方山长屿硐天景区,由方山景区、长屿硐天景区两大景区组成,分别地处温岭大溪镇、新河镇。景区风景资源独特,先后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石塘风景名胜区,石塘三面环海,海岸蜿蜒曲折,绵延纡曲数十里,分上中下三段,共有七十二岙,景观比比皆是,美不胜收。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清澈见底的海湾,形态各异的岛礁,细腻柔软的沙滩;有造型别致的石屋,依山而建的石街,风味别具的石具、历经沧桑的石道;有风情别具的民俗,风味独特的小吃,供奉妈祖的神庙。

3、江夏森林公园,1992年被浙江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园内主要木本植物有64科97属128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耳枥、三级保护植物红豆树等。野生动物有119科285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小灵猫等。

温岭长屿硐天怎么样,值得去吗?

温岭长屿硐天八仙岩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来附近旅游的人大多会选择的景点。

长屿硐天,位于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坐落举世闻名的“石板之乡”长屿镇境内,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规模最大的人工开凿石硐。一九九八年四月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二00二年四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旅游区。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是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历经1500余年,共凿出了28个硐群,1314个硐体。

游览长屿硐天,可以目睹堪称举世一绝的中华石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从这些硐群形成中领悟到先民亿千百年来掘山不止,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和无畏气概。

八仙岩景区

位于凤凰山东侧,因山巅岩壁上有八块酷似八仙聚会的山岩而出名。景区以八仙岩寺为中心,连结着石梁纂石梁古洞、凌霄硐宫等39个景点,集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人称"仙乡"。

野山景区  

位于八仙岩区的南面,距长屿镇4公里,可乘东往返,被称为野山。野山、野岭、野岙的野山风景区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境内岗峦起  伏清溪萦绕,奇花异草,巍岩兀石。丰富的自然景观充满了野趣。野山景区有天打岩、神鹰岩、翠鸟谷、彩竹石笋、巨蚕上冈、鳌龙归潭、双象、蛇晰相争、猫观胜负等诸多景点。

崇国寺景区  

位于长屿镇东南3公里处,南与双门洞景区相邻。崇国寺四百青山环绕,背靠七座山峰、形似屏风,势如帝王御座。崇国寺四爪双檐风铃大雄宝殿金碧辉煌、气势不凡。

温岭旅游攻略 温岭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长屿硐天景区,属于南北朝时期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石文化景观,有很多硐窟。在这里除了有各种水云硐、观夕硐、双门硐之类的石文化之外,还有崇国寺以及野山景区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石塘镇,是比较复古的小镇,在这个海滨城市里,阳光从海面上照射出来,能感受到碧海蓝天以及各种风光秀丽、诗情画意的慢生活。这里有古老的石屋以及独特的渔家风味,而且有很多石头铺的路以及各种石具等,还是别有风味的。

3、方山南嵩岩风景区。独特的火山岩地貌,有很多悬崖峭壁以及瀑布溪流和古树。而且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方山合二为一,组成一道非常优美的风景。

4、水云硐是在长屿洞风景区西侧的,有很多洞体组成,也是中国是文化博物馆的主要部分,洞内有很多火山碎屑岩,常年渗水留下了一些天然壁画。而且在奇石馆里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石狮子、石马以及梅兰竹菊等。

5、双门石窟是以石窟文化以及道教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这里可以看到各种松树、小路、小溪、怪石以及各种山峰和洞窟。而且有很多摩崖石刻以及千姿百态的石窟凿像。

6、松门滨海风景区这里由水桶岙、洞下、沙镬岛、伏龙山四个景区组成,有很多沙滩美景、岛礁风貌。以及各种人文古迹、观海台以及文峰古塔等多种景点组成,属于气候温和比较好的海滨度假区。

7、上堡山,这里有很多高耸的山峰以及陡峭的悬崖,山峦森列高达数百米,而且有很多岩石以及孤峰,有很多不同的颜色。山上还有很多杜鹃花,在春天去登山的话可以看到很多盛开的各种颜色的杜鹃花。

长屿硐天哪些景区好玩

答:

八仙岩

野山景区

崇国寺景区

双门硐

观夕硐

水云硐

具体介绍:

八仙岩:景区位于凤凰山东侧,因山巅岩壁上有八块酷似八仙聚会的山岩而长屿硐天名。景区以八仙岩寺为中心,连结着石梁纂、石梁古洞、凌霄硐宫等39个景点,集宗教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人称"仙乡"。

野山景区:位于八仙岩区的南面,距长屿镇4公里,可乘东往返,被称为野山。野山、野岭、野岙的野山风景区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境内岗峦起。野山景区伏清溪萦绕,奇花异草,丰富的自然景观充满了野趣。野山景区有天打岩、神鹰岩、翠鸟谷、彩竹石笋、巨蚕上冈、鳌龙归潭、双象、蛇晰相争、猫观胜负等诸多景点。

崇国寺景区:位于长屿镇东南3公里处,南与双门洞景区相邻。崇国寺四百青山环绕,背靠七座山峰、形似屏风,势如帝王御座。崇国寺四爪双檐风铃大雄宝殿金碧辉煌、气势不凡。

双门硐:位于独秀峰下、明代进士长屿人李诗璲曰:独秀峰下翠作堆,幽楼如入小蓬莱。山中瑶草无人识,硐里桃花空自开。清代长屿诗人亦有一首五言绝句:深山不受暑,莫如双门硐。我来风相迎,我去风相送。

观夕硐:位于双门洞景区凤凰山北麓,是千年开采留下的最大洞群,有348个洞体,洞内面积为5.38万平方米,容积为131.21万立方米,目前已开发万余平方米。由于洞群雄奇,开发合理,被浙江省城乡建设厅授予"浙江省优秀景点建设"称号。

水云硐: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屿硐水云硐天双门硐景区西侧,系经千百年开矿采石后留下的洞群景观,由52个洞体组成,其中透天洞6个,水洞8个,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气势磅礴。

温岭长屿硐天四个景点全游要多少时间

温岭长屿硐天四个景点全游要6小时。

长屿硐天位于长三角地区南翼,浙江台州湾南隅温岭市东北。属新华夏系第二个一级构造复式隆起带南段东侧,构造形迹反映以断裂为主。

由于古气候的剧烈变化、海面的多次动荡、新构造运动的升降等因素,造成长屿硐天山区与平原区的第四系在岩性、成因及厚度上有较大的差异。

景区概况

长屿硐天风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山峦海拔在15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嘉庆太平县志地舆三》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苍、黄监或统称‘长屿’。”长屿因风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风景区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

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八仙岩、双门硐以硐群景观为主。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千百年来,长屿人一钎一锤的凿击,取出了上亿立方的石材,现留下了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长屿硐天虽没有自然溶洞般的钟乳、石幔,而依势取石留下的石硐风景或如古钟、或如覆锅、或如桶壁、或如巨兽,千姿百态。其硐有的孤立,有的串连,有的环生相叠,有的几硐并峙,深幽曲折,雄伟险奇。

硐内凝灰岩削壁成廊,天窗顶空,石架悬桥,层叠有致,变幻莫测,宛若岩石的迷宫。位于观夕洞景区的岩洞音乐厅更显造化之神奇,勿用电声设备就具有立体声效。长屿硐天真可谓“人力无意夺天工”,而成为我国独有的风景。

崇国寺和野山景区,则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崇国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约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长屿硐天,世界罕见”,集雄、险、奇、巧、幽为一体,成为我国海滨独具魅力的风景旅游胜地。

长屿硐天旅游信息介绍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旅游景点都很熟悉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长屿硐天旅游信息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长屿硐天旅游攻略

景区介绍:

长屿硐天风景区是我国独有的独具魅力的'海滨风景旅游胜地,位于浙江省台州温岭市举世闻名的石板之乡长屿镇境内,它是一处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长屿硐天风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山峦海拔在15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景区总面积16.2平方公里,因峰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长屿硐群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包括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

长屿硐天景区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景区内著名景点有:八仙岩寺、石园、观夕硐、四龙九曲含珠桥、弥勒佛像、岩硐音乐厅、硐观寿星、硐天宝碗、水滴石钱、悬空井、观音壁等。

游览路线

推荐参观路线:

石园 → 观夕硐 → 四龙九曲含珠桥 → 弥勒佛像 → 岩硐音乐厅 → 硐观寿星 → 硐天宝碗 → 水滴石钱 → 悬空井 → 观音壁。

门票价格:

八仙岩10元;

观夕硐40元;

水云硐40元;

凌霄硐30元;

双门硐15元;

双门石窟20元。

门票优惠:

1、1.1米以下儿童免票,1.1-1.4米的儿童半价;

2、大、中、小学生凭学生证半价。

开放时间:

7:30—17:30

最佳游览时间:

到台州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月-10月。

到达方式:

从温岭市老车站乘往新河、箬横的中巴在长屿镇下车即可。另外,自驾车可沿上甬台温高速,过大溪至松门一级公路,往长屿方向开到达。

可以购买的礼品:

珍珠项链、石雕等。

注意事项:

1.备常用药品,防不时之需;

2.记得带上雨伞或雨衣;

3.为了人身安全,请购买旅游意外险,安心出游。

Hash:73bd40f10c958e6be1a1fa6b7f0f9ad208d53ee8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